日前,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立项结果揭晓。我院人文社科系刘江老师申报的课题“基于公众关切的政府回应能力提升研究”获批“青年基金项目”立项。这是我院首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衡量高校人文社科科研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总共报送了四万多件,最终只有三千两百多件通过审核批准。
接受采访时,刘江老师笑称这次科研立项的成功,与运气丝毫无关。从准备选题到申报,他整整花费了两年的时间。“科研之路,并无捷径可走。”
创新+严谨=成功
刘江认为:申请立项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的项目调研过程才是重头戏。
人文社科类的科研项目要创新比较难,想创新只能通过找角度,接下来他打算利用去台湾的机会做一些对比研究,希望能发现新的亮点。
“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也是多方的影响下形成的,”在刘江项目申报的过程中,商学系系主任王秉安教授、科研部罗海成教授提出了很多极具价值的建议。他们为刘江的项目申报申请书修改了不下十次,每一次修改意见都是经过再三斟酌,郑重提出来的。人文社科系主任陈沙麦把她近期去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的经验带回来和大家分享,刘江也在这种指导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启发。
刘江说他在四川大学攻读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时,他的研究生导师教学作风非常严谨,而刘江受其影响,也把这种习惯应用到科研中。在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如果发现结构问题和错别字等问题他都会让学生反复修改。“让学生在走出社会之前,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方式都予以纠正,不然学生到了社会上也会因此吃亏。”
有所积累,方能有所突破
刘江对自我的性格评价是比较内敛,这种性格对他做科研也有帮助。“因为比较能够沉得下来,静得下心。”他坦言,在此次科研立项中能够取得成功,完全归功于他之前漫长的积累过程。
“关于科研立项的选题从2010年我就开始思考,然后日常开始搜集资料,直到2011年着手准备。”刘江说,作为一名年轻的高校教师,他也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摸索过程。
刘江刚到阳光学院时,只是做一些学院的横向课题,比如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社科研究项目《政府回应过程模型研究》和《产业集群视角下福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同时他也开始申报省教育厅的一些纵向课题,但一直没有什么收获。
2010年,刘江开始思考“公众关切的政府回应”这个课题,并且开始搜集资料。“我留意生活中每天发生的热点新闻,在这些新闻中政府的回应态度和模式,我也经常去一些官方网站上去转悠,看看领导信箱是怎么回复。”
一旦定了这个选题,刘江就成了生活中的有心人,带着这个选题时时在积累,在调整。
刘江说,对于一些青年教师来说,科研立项看似很难,很多人往往选了一个课题,准备了一段时间感觉很难就掉转方向,其实这很不利。刘江对于科研往往希望找到一个方向,然后慢慢地积累,深入地挖掘下去。
“我生活中做事也是如此,做一件事情,今天不成,明天再做,明天不成,后天再做,总有让我做成的时候。”
也是这种积累的心态,把刘江当时一念之间的“政府回应”作为获批“青年基金项目”立项 “基于公众关切的政府回应能力提升研究”这个选题。
“对于一名高校教师而言,科研立项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你在学术上深入挖掘的渠道之一,也是你增加对外交流,获取更多社会实践的重要渠道。”刘江说,只有抱着单纯的心态,而不是抱着能否通过等功利的心态,把申请科研立项当成是一种锻炼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想要走捷径,就会错过很多。(宣传部 郑丽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