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作为我院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选派的访问学者,我来到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师从田兆元教授,开展民俗学与文化产业方向的学习交流。回首访学时光,如一段芬芳纯净的小夜曲,每一个旋律都带着笑意,仿似在华师每一个崭新鲜活的日子。
华东师范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华师的这段经历,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生活阅历,都收获良多。
初到上海,正值早春二月,春寒料峭,从敞亮现代的虹桥火车站来到华师大的闵行校区,有初来咋到的新鲜喜悦也有不小讶异,虽在时尚之都上海,但闵行校区远离市中心,校园内高楼耸立,亭台楼阁别致,书香洋溢,只是不似很多城市,大学城外围诸多商铺,华师内的商业气息稀薄,同学们笑称此地乃“闵大荒”,旋即又正色告诉我,待呆的时间久了,会发现没什么需要出去的,在此处埋头读书十分惬意。
田教授亲切和蔼,笑容可掬,是一谦谦君子,田兆元教授在神话学、地域文化与民俗文献研究成绩卓著,是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上海市非遗保护的专家成员。田老师虽为学术泰斗但对来访学的我和台湾的旭芹毫无架子,彬彬有礼。他治学严谨,十分关心我们的学习,希望我们的访学能有实质性收获。在田教授的细致指导下,我拟定了访学计划,开始了在华师的学习与科研之旅。
首先我参与三门硕博课程学习:科研论文写作、民俗学经典研究、民俗学基本内容。科研论文写作是为社会发展学院全体博士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由全院博导轮流授课。不同的博导授课风格迥异,都将自己历年申报国家社科项目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倾囊相授,且言语谦逊,态度诚恳。民俗学经典研究是田教授与仲富兰教师共同授课,两位重量级的民俗学博导深入浅出,从文本经典《礼记》研究到城市民俗,尤其注重分析民俗经典在现代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模式,将我引入瑰丽的民俗学之门;民俗学基本内容是一门大课,由民俗所的教授们轮流授课,类似专题讲座,由每位教师讲述自己的研究专长,教授们研究视角新颖,材料扎实,理论底蕴深厚,犹记得王晓奎教授对于 “记忆场域”、“展演空间”等概念的阐述对我正在进行的螺女传说的研究触发颇深。此外我还选听了中文系的国学原典、中国文学史等课程,都各有所得。华师教授们生动灵活的授课方式也使我充分认识到,教学需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而有效性与课程容量的丰富、内蕴的深厚和形式的多样分不开。
访学期间,在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独立撰写论文三篇。根据前期庄子研究的心得,我撰写了《心理分析平台上庄子情感观探析》,发表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经过民俗学系列课程学习,我对源自福州闽侯的田螺姑娘传说深感兴趣,查阅了几乎图书馆内所有相关资料,几易其稿写成《螺女型传说文化心理浅析》;另外田老师建议将文学研究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我根据孙悟空在不同语境下的形象塑造撰写了《齐天大圣的三种叙事形态研究》。
华师的民俗学注重将民俗知识演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与文化企业携手合作。我也参加了相关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参加华师民俗所与元祖梦果子股份有限公司前期合作洽谈活动,通过民俗讲座、座谈等方式,企业与民俗所达成合作意愿,双方商定成立开发主体,共同进行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田教授认为民俗研究不仅仅为了保护传承民间风俗文化,更需要进行民俗应用研究,与市场结合将会对民俗产生意义更为重大的保护效果。我有幸在旁学习,更直观地了解了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锻炼了与文化企业的交流沟通能力。
二、恰逢端午佳节,民俗所和长宁区民俗文化中心、海上风民俗学社主办了“文化遗产日校园端午行”游园会。我也参加端午民俗行街表演队,高举蟠旗、身着舞龙袍,随着队伍,演示了经典的端午习俗。
三、《故事会》编辑部邀请民俗所的研究生参与他们即将启动的中华美食传说的编写活动,我也欣然加入。我负责的是香港澳门美食传说收集整理。当夜深人静饥肠辘辘之时,港澳美食跃然纸上,此时此际情何以堪啊。但收获是巨大的,我们一行到《故事会》编辑部参观,并与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故事会》总编辑何承伟座谈,对这个荣获“上海名牌“称号的文化企业,可学之处无法尽述。实地考察对于将来我要讲授的文学艺术产业课程大有助益。
四、在田老师的提议下,我和同样具有文化产业背景的旭芹,考察了上海的文化古镇“七宝古镇”和“邵家楼”,研究古镇的历史脉络、文化积淀以及经济开发模式等。
此外,借助华师大高端学术平台,我参与了每周三下午,民俗所主办的“海上风”论坛。教授们轮流成为“海上风”论坛的坛主,讲述民俗学前沿课题,听众踊跃交流,气氛热烈,不断启发我的学术思考。我还聆听了多场讲座,如王杰教授的中国悲剧观念的几点思考、祝智庭教授的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陈嘉映教授文学史之为有感之知等等。华师大讲座云集,印象深刻的有叶嘉莹教授的嫡传弟子,来自加拿大的方季洁教授《清代女性别集生活史的建构案例研究》的讲座,学问收获暂且不论,大为方教授虽老之将至但优雅依然,且时露俏皮的风度倾倒。另外当时复旦投毒案甫结案,读了《南方周末》报记者叶飚发的一篇评述文章,写得角度独特,引人深思。几日后在一次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讲座上看到这位新锐记者,听了他的演讲,他还引此文此案为例,刚阅读文章,即见到写文章的人,十分特别的感受。
某日去中文系听讲座《文学的中国经验与世界性》,但见一壮汉与一学士翩翩而来,据介绍络腮胡子大汉系北师大的张清华教授,而另一学士异常面熟,好似何处曾见,电光石火一霎,在一关于张爱玲评论的视频中曾见央视采访北大中文系博导陈晓明,赫然正是此君,本人系出中文,对于北大中文是高山仰止,见北大中文系教授比见北大校长还要激动。六月底陈平原老先生来华师开讲座,他是北大中文系主任,一口潮汕普通话,可亲可爱,听他娓娓道来“大学故事”,犹记得严歌苓读了好书后感叹道“DELICIOUS”,确实这些讲座美味极了!
在民俗所访学期间,我还旁听了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研究生复试,以及面试之后专家组的评议与录取意见,近距离地全程观看博士面试,对于准博士们展露的风采敬佩不已,对于学术人才的评选标准也更为清晰。
同时我还旁听社会学及民俗学硕士、博士二年级开题,老师们对于硕博论文框架不足之处批评得毫不留情、对理论架构失当之处更是步步紧逼,华师对待学问的严谨可见一斑。时至六月一场紧接一场2011级的硕士博士论文答辩同样精彩纷呈。
最后,当我从福州启程之前,系领导殷殷叮嘱,到上海访学需同时考察上海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情况。在田老师和另一访学老师的帮助下我陆续联系到设立文产专业的上海交大、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艺术视觉学院、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的专业负责人。各高校文产专业的负责领导和老师都热情地接待我,分享了各校文产专业建设经验和对未来文产专业的发展愿景,并对我院文产专业办学条件予以充分肯定。
此次访学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夯实了民俗学底蕴,培养了民俗学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思维。每天从图书馆到民俗所教室,沿途碧草青青,但见一树一树樱花缤纷,此情此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感谢教育厅和学院提供的机会,感谢这段时光,让我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品尝不同滋味的生活,收益匪浅,收获良多。
且让我以田老师在七月毕业季,为即将奔赴各地的学生们,修改李叔同的离别歌词为本文结束,同时也是对华师大民俗所的无限祝福:梅子雨 ,五月天,相别樱桃园,美酒长歌花烂漫,为君启风帆。 俏佳人,好儿男,有泪不轻弹,四海纵横我长恋,一路多平安。四海纵横我长恋,一路多平安……
谢苗苗老师(左)参加民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