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在学院宣传部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访谈中,我系主任陈沙麦教授却话锋一转谈起了她认为最可贵的“三心”教育:爱心、责任心、感恩之心。在陈沙麦主任看来, “三心”教育是基础,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人文社科系和文化传播系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和实践从“三心”教育开始。
问:为什么您这么看重“三心”教育?
答:一个人具有爱心,才能友善待人,适应社会;具备责任心才能学会担当、自强自立;具有感恩之心才会遵纪守法、勤勉学习、成事立业、生活通融。作为文科类的专业,“三心”教育其实是渗透在每一次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当中。
问:您觉得人文社科系和文化传播系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答:专业的时代性非常强,与社会变革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中介快速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们就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了文化经纪人培养方向,在行政管理专业增加了环境资源管理课程。对于文科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社会人才需求是一个晴雨表,服务社会、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更是应有之意。
问:人文社科系、文化传播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是什么?
答:首先在培养方案上,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我们尤其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专业评估的规定。其次是专业培养方面,我们密切关注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例如我们在企业调研中发现很多设计做得好的人在企业也很吃香,所以我们经过探讨,在广告学专业中的设计制作方向的培养又加大了力度。
问:您个人觉得在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方面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答:有人问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培养人才的秘诀是什么?他答曰:是对学生专业社团的培养。耶鲁大学有一万多名学生,有250个社团,与人合作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说服动员能力等许多重要能力都是在社团活动中得以培养。
我们系的特色也是专业社团的培养,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社团,如文化创意协会、心理专业协会和广告协会等,以专业社团为单位组织同学参加各种学习和训练比赛,参加省级国家级各种赛事,申报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训练提供一个平台。我们这次拍摄船政文化记录片就是组建了师生共9个人的专业制作团队才完成的。
问:这学期我院开设了新型学科导论,那我们系在学科导论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答:有一个企业老总跟我讲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员工到企业他首先培养员工对企业的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登堂入室的第一步。
无论是专业还是课程,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热爱的过程,对课程对专业的热爱就是学习的驱动力。我们也把学科导论化解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把实习基地的专家、老总请进来介绍专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例如船政、舆情、广告等,这样学生就能加深对所学专业前沿信息的捕捉,从而建立专业感情。
问:在应用型教学改革方面系里有哪些措施?
答:我们一直把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根弦绷得很紧,所以我们也在不断地尝试应用型教学改革。
如考试方式的改革,从应试能力的培养变成应用能力的培养,先从试卷开始,从闭卷到开卷,开卷题型更多是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成绩是综合考评的,期末成绩占70%,平时占30%,考试不是终结,而是起点。今后我们还将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进一步改革。
问:您对学生培养的目标是什么?有何期望?
答:实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宽就业。
大学四年的学习只是一个奠定基础的过程,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走上社会后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我希望同学们在踏出校门后能够很好地进行角色转换,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只有自如地进行角色转换,才能很好地经营事业和人生。
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关于船政题材的设计作品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基础心理学实验室实践
文产创意协会在三坊七巷调研,参观寿山石刻
请东南舆情数据机构总裁方传柳为学生讲解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