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名师讲坛——文化创意与文化生活
    时间:2015-01-04

    1231下午,在这新年将至的时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生导师、我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管宁教授准时来到我院图书馆二楼会议室,为在此翘首以待的我系专业同学、老师带来了一份丰厚的“新年知识礼物”。

     

    这个礼物的名字叫做“文化创意与文化生活”,当下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一观点愈来愈为人所认同,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作为文化产业管理、广告学的专业学生,非常有必要学习有关于此的前沿知识。

     

    在主持人简单的介绍下,管宁教授开始上台向大家逐层打开这丰厚的“礼物”。首先,管宁教授通过PPT向大家展示了他近几个月来所游览的几座外国名城建筑,它们中有始建于公元72年的古罗马斗兽场、有曾经辉煌鼎盛的奥匈帝国首都布达佩斯那古典气息浓厚的老式建筑,透过图片,在座同学不禁发现倘若没有教授的介绍,大家甚至认为这些城市是千百年前的旧景想象复原图。正当同学们感叹欧洲对于历史遗产的尊重与保护时,管宁教授又向大家展示了我国首都北京城的历史演变轨迹,随着城市化浪潮不断向前迈进,五朝古都、历史名城就这么一步步沦为了一个现代化新兴城市,曾经的老四合院、老城区、老城墙就这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对此,管宁教授认为要想保护好文化遗产,就需赋予文化遗产新的内涵,做到其内涵与外延的双重拓展,无论遗产的有形、无形,都应如此。

     

    如何做到文化遗产内涵与外延的双重延伸呢?管宁教授举了一个鲜活的例子予以阐明——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该校区建筑的屋顶与墙面取材于宁波民间废弃建筑中的古代砖瓦,名曰“瓦爿墙”,技艺高超,但因不再使用而行将灭绝。对此象山校区的设计者王澎从各地拆房现场收集了700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他们在象山校区这一新建筑中重获新生。这一建筑模式完美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做到了文化遗产内涵与外延的双重延伸。

     

    回归主题,在管宁教授希望同学们能充分意识到文化遗产的珍贵性与不可再生性,牢牢掌握好自身专业知识,知行合一,秉持文化创意,坚持文化生活。

    (人文社科系、文化传播系新闻部 黄凌飞)

     

    管宁讲座_副本.jpg

    图为管宁教授做讲座

    谢苗苗主持_副本.jpg

    图为谢苗苗老师主持讲座